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notion image
人一定要学会理财,这是安身立命的本领。学会理财可能改变命运。
如果存款只有1万元,理财与否无所谓,即使翻倍也才2万元,影响不大。但如果有100万、1000万元存款,如果不能让这些钱运作起来,长期来看是极大损失。假如有100万元,年化10%,一年可赚10万;1000万元则一年可赚100万。这笔钱,工薪族,有多少人一年可赚这么多?
所以人一定要多赚钱,让钱通过理财和投资赚更多的钱。开始时不要嫌少,哪怕100元、1000元的存,时间长了也会是一笔可观的金额。趁年轻多攒钱,养成习惯,坚持几十年,到退休时如果有足够存款,即使没有工作,通过理财获得的收入也足以生活,这比依靠微薄的退休金现实得多。
作为职场新人、工薪族、投资和理财小白,应当先花时间学习相关知识,然后在股票和基金市场用少量资金实战操作。前期可能会亏钱,但因为本金少,即使亏完也影响不大。一旦掌握诀窍,小心谨慎行事,大概率能赚钱。
投资有高风险和低风险之分,可以将可控资金一部分用于高风险高回报投资,一部分用于低风险低回报投资,合理把握比例,从而控制情绪,即使亏损也能接受。大跌时买入,大涨时卖出,以两三年、三五年为一个周期,长期持有,坚持定投,合理操作,最终大概率会赚钱。
这很考验人的长期坚持。
方式很简单,道理也很简单,就看能不能坚持、长期不间断操作,并把握机会。
投资机会有很多,我们不缺机会,我们缺的是钱,一有机会就果断出手。
现在我的策略是将可控资金一部分存银行定期,一部分存活期方便日常使用,一部分投入指数基金,一部分投入股票市场,根据个人情况和心理承受能力合理划分比例。经过六七年的实践,期间经历过大亏、暴跌,个别基金最多时亏到60%-70%,很肉疼,但最终因合理买卖,目前大盘上涨,及时止盈,实现了盈利。虽然本金少,赚取金额不大,但投资技能已基本掌握,相信未来几十年通过投资会赚取可观的金钱。
买指数基金、股票基金是比较保险的方式,即使亏损也不会亏掉八九成。但购买个股则不同,可能直接跌没本金。恒大就是很好的例子。但买指数基金的缺点是,如果特别看好某只股票,无法更多持有,只能通过相关基金间接持有,比如想买阿里巴巴,只能通过中概互联网基金,但其中阿里的比例最多的也不到20%,且含有不少腾讯,而腾讯目前股价很高。如果单独看好阿里,可以直接买港股或美股的阿里。
个股投资建议只选龙头,盈利好、对股东友好的股票,这样可以睡得安稳。
比如购买茅台或招商银行这样的A股龙头企业,可以每天安心,即使下跌也不会跌太多,不会让本金全没,大概率会涨。
普通投资者不建议买小盘股或无名股票,因为不了解套路,更大概率亏钱。最简单有效的方式就是在龙头企业的股票价格合适时买入,长期持有,等达到预期再卖出,以几年为周期,大概率挣钱。
目前我买基金的策略是,只买龙头的大盘,比如中证50、中概互联网。美股的话则如纳斯达克100、标普指数等。虽然这些大盘让人赚得不是那么多,但好在稳定,不会亏太多。投资的第一策略是不要亏钱,第二策略是记住第一策略——不要亏钱,不要亏钱。所以,保证本金是最重要的,其次才是赚钱。通过合理分配高风险与低风险的比例,控制损失的可能性大小。最终目标是实现稳步向前盈利。
我买股票的策略类似,目前我也只买龙头企业。虽然龙头企业的股价不会再涨太多,也就是说赚不了太多钱,但持有龙头企业可以让你睡得更好,可以避免失眠。例如茅台、招商银行,当它们股价跌得较多时就买进,然后一直持有。这样的股票可以持有10年、20年都没问题。未来几年肯定会有增长的时候,也会有大跌的时候。如果能保证在跌的时候买进,在涨的时候卖出,并长期坚持,只要买入成本在平均线之下,就能赚钱。这个钱可能不是太多,但肯定比存入银行好太多。把钱存入银行,相当于白白让银行拿你的钱去做他们的生意。同样是做生意,为什么自己不亲自操刀,而让他人拿着自己的财产去赚钱呢?所以,一定要运用好金钱,学好理财这个谋生基本技能。
下面给出年度投资计划(基金 + 股票)参考:

年度投资计划(基金 + 股票)

投资理念

在资产配置上,其实无论是买基金还是买股票,核心原则都是 保住本金,然后在 可控风险的前提下争取稳定收益
这就意味着,投资不是一场短跑,而是一场马拉松。你需要有耐心、有纪律、有策略地去跑完全程,而不是追求短期的暴利。
对于基金和股票的组合,可以分成三个层次:

1. 核心资产(低风险、长期持有)

  • 标的示例:中证50、标普500、纳斯达克100、贵州茅台、招商银行等行业龙头。
  • 特征:长期不会消失,业务稳定,能穿越经济周期。短期价格波动大,但长期会回归价值轨道。
  • 定位:资产的“压舱石”。
  • 配置建议:50%-70%,具体取决于风险承受能力。

2. 增强型资产(中等风险、波段操作)

  • 标的示例:中概互联网ETF、消费ETF、新能源龙头股。
  • 操作方式:大跌时加仓,估值偏高时减仓,提高整体收益率。
  • 配置建议:20%-40%。

3. 机会型资产(高风险、高回报)

  • 标的示例:小盘股、主题基金(AI、新能源车上游材料等)。
  • 特征:波动大,风险高,一旦判断错误可能严重回撤。
  • 配置建议:≤10%-15%。

执行层面关键点

  • 只在 看得懂的领域 投资,避免“听消息买票”。
  • 设立 买入标准和卖出标准
    • 龙头股估值低于近 2 年均值 → 分批买入
    • 高于均值 → 逐步减仓
  • 保持 现金储备,避免全仓操作,留出子弹在恐慌时出手。
  • 复盘与记录:每次买卖记录理由和结果,不断优化策略。
📌 最终,财富增长不是靠一次两次“神操作”,而是靠几十次、几百次的小胜利积累的复利效应。
巴菲特说过:“投资就像滚雪球,重要的是找到湿雪和长长的坡”。

实操指南

1. 核心原则

  1. 1. 保住本金第一,赚钱第二。
  1. 2. 只投 龙头 + 大盘 + 看得懂的品种
  1. 3. 不追热点,不满仓,不赌短期暴涨。
  1. 4. 长期坚持,靠复利滚雪球。

2. 资产配置比例(年度基准)

类别
比例区间
说明
核心资产(低风险)
50%-70%
中证50、沪深300、标普500、纳斯达克100、行业龙头股(茅台、招商银行等)
增强型资产(中风险)
20%-40%
中概互联网ETF、消费ETF、新能源龙头等,做波段操作
机会型资产(高风险)
≤10%-15%
小盘股、主题基金(AI、新能源材料等)
现金储备
≥10%
应对市场恐慌、大跌时抄底

3. 买入策略

  1. 1. 分批买入:一次买入不超过计划仓位的 1/4,留出加仓空间。
  1. 2. 估值参考
      • 核心资产:PE 低于近 2 年均值,或指数回调 >15% 时开始建仓。
      • 增强型资产:赛道热度下降、估值回归合理时分批买。
  1. 3. 大跌买入:市场恐慌、成交量放大、指数跌幅超 20%-30% 时加大买入力度。

4. 卖出策略

  1. 1. 核心资产:长期持有,不轻易卖,除非估值严重高估(高于 3 年均值 30% 以上)。
  1. 2. 增强型资产:涨幅超 20%-30% 或估值明显高估 → 分批减仓锁定收益。
  1. 3. 机会型资产:设定止盈线:
      • +30% → 卖出一半

5. 仓位管理

  • 核心资产:全年保持 50%-70% 仓位,波动不大。
  • 增强型资产:灵活仓位,根据市场热度和估值调整。
  • 机会型资产:投机仓位,不影响整体资金安全。
  • 现金:随时保留 ≥10%。

6. 年度节奏

  • 1月-3月:复盘上一年,制定本年资产配置;关注年报行情,布局核心资产。
  • 4月-6月:观察市场热度,适度参与中风险增强型资产。
  • 7月-9月:谨防中期回调,保持现金储备,准备抄底。
  • 10月-12月:年底行情、业绩预期差 → 加仓低估品种,为来年做准备。

7. 再投资与分红策略

  • 所有分红、卖出收益统一纳入 现金池
  • 现金池优先用于 低估核心资产加仓

8. 纪律与记录

  • 每月盘点:仓位、盈亏情况、买卖记录。
  • 每季度复盘:总结成功与失败,优化策略。
  • 禁止情绪化交易:短期涨跌不影响决策。

📌 投资目标

  • 年度波动控制在 10% ~ +20%
  • 核心资产收益稳定 跑赢定期存款 & 通胀
  • 5 年以上实现复利增长
 
2025.08.16 12:27
沪 赵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