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 
notion image
「人可以不跑得最快,但不能停下来不走。」
最近,我越来越觉得,一个普通人想要在现有生活的缝隙里挣脱出来,靠的不是激情,而是方法。不是早晨四点钟的鸡血,而是日拱一卒、滴水穿石的执行力。
过去几个月,我坚持在工作之余、育儿之余,把个人的效率类 App 一点点打磨出来。从界面优化、逻辑重构,到功能完整闭环,终于做到差不多可以拿得出手上线了。回过头看,并没有哪天爆发式工作十小时,但每天都在推进一点点,积少成多,最终形成质变。
这一篇文章,想跟你分享我从中总结出来的几点心得和方法,可能对你也会有启发。

一、把“理想目标”拆成“日常习惯”

我们总会有很多目标:开发一款爆款 App、写出一篇10w+ 的文章、成为独立开发者、实现财务自由,但目标太大,会让人陷入拖延。
我现在的做法是:把长期目标拆成日常可执行的任务,并且形成每日节奏。
比如开发 App,我并不会说“今天搞定首页全逻辑”,而是“今天优化日期提醒组件的 UI 展示”,“明天接入日历组件”。
每次都只解决一个小问题,但每天都推进。日积月累,一个完整产品自然就做出来了。

二、主动创造“高效时间场”

如果你也在育儿、工作中挣扎,可能会觉得“根本没有时间”,但其实,时间不是“找到”的,而是“创造”的。
我现在的一个方法是:
  • 家里效率低就去镇上肯德基办公,周末每天抽出两三个小时高效办公、学习。
  • 家里人能帮忙带娃时,马上切换到读书学习状态
  • 中午睡前、晚上入睡前的1小时,也可以用来写文稿、读英文文章
这些“非完整时间”,可以称之为时间碎片化的高效场。只要能沉下心来,哪怕1小时,也能有实际产出。

三、做减法:放弃次要,专注重要

有段时间我总想“什么都搞一下”:运营抖音、视频号、研究大模型 API、学习摄影、练习书法等……
结果就是,每样都浅尝辄止,没有深入。
现在我只聚焦三件事:
1.把效率类 App 做好并上线
2.每周写一篇有价值的付费文章
3.提升英语
  • *舍弃,是为了更好地前进。**我们普通人最大的限制是时间和注意力,不做减法,必定被边际效率拖垮。

四、善用 AI,提高单位时间产出

现在我几乎每天都在用 AI,比如:
  • 用 ChatGPT 帮我生成代码框架
  • 让 AI 优化页面设计和逻辑判断
  • 语音转写,提炼日记内容,快速生成文章
以前可能要我半天完成的任务,现在一两个小时就能做完。
人和 AI 的协作效率,已经超过了很多传统开发者单打独斗的能力。
如果你还没有系统性地学会“如何用 AI 来辅助工作”,我强烈建议你从今天开始研究。

五、持续写作,构建外部影响力

我现在每周至少写一篇付费文章,有时短,有时长。只要对人有用,我就发布。未来计划每周再写一篇付费文章。
写作带来的好处:
  • 逼迫我输出、总结、反思
  • 慢慢吸引了一些有共鸣的人
  • 偶尔还能收获一些稿费或用户反馈
未来我希望通过持续输出,在中文与英文世界都积累影响力。影响力,就是未来变现与转型的基础。
你不需要写得多好,重要的是写得真实、写得持续。

六、状态比努力更重要

还有一件事必须提,那就是身体和精神状态。
如果你每天都在低气压中挣扎,再多的学习也很难吸收进去。我最近开始每晚下班后绕小区跑步、做一些引体向上训练,虽然还拉不起来,但感觉整个人清醒了不少。
精神状态好了,做事效率就高。效率高,就能在有限时间里做更多事。然后获得成就感,形成正循环。

结语:慢不是问题,停才是

我一直记得一句话:“一个普通人靠复利取胜,但复利的前提是不断投入。”
现在的我不再焦虑于“为什么我还没赚大钱”“为什么我的 App 还没有火”,而是把注意力拉回到每天是否完成了那件小事。
日拱一卒,功不唐捐。
 
2025.07.09 18:51
沪 虹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