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
今天办公的时候突然想听音乐了,然后就听了一个小时刀郎的歌。想到以前有篇未完的文章,趁此周末,一边听刀郎的歌,一边写写他。
曾经的“西部歌王”是王洛宾,他创作很多经典名曲,最著名的是《在那遥远的地方》。
如今的“西部歌王”是刀郎,他是歌唱家,是词客,是吟唱诗人…
时隔一二十年,再次复出的刀郎,火爆的一塌糊涂。不再年轻的他还能再次火爆到尽人皆知,是因为他有真才实学,他一个人既能写还能唱,而且作品质量超高。他写出了众生相,唱出了人们的心声,他用音乐普渡众生。
我喜欢刀郎,大概是因为与他的音乐产生了情感共鸣,同时我也很佩服他的才华。
刀郎作为一名艺人,作词、作曲、演唱,所有环节都亲力亲为,实在太难得了。他一个人完成的事情,连许多专业音乐公司都难以企及。实在令人钦佩。
很早很早以前,我就关注刀郎了,那还是我在中学时代。记得当时看《血色浪漫》这部电视剧,片尾曲是刀郎的《远方的人》。他的嗓音仿佛能穿越时空,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。
高中时,我最喜欢的歌手是周杰伦。在所有音乐人中,我听得最多的也是周杰伦。当时家境清贫,甚至常常为一日三餐发愁,但即便如此,我仍坚持花钱购买周杰伦的磁带。当然,那时买的多是盗版,质量稍微好一些的,一盘要五元。五元对那时的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了,因为当时我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不过百元出头。但即便如此,每当周杰伦推出新专辑,我都会第一时间买,可见当时对 Jay 的着迷。
记得有一次,我在四高校门口的地摊前翻找周杰伦的新磁带。就在这时,听见一个女生问摊主:“老板,有刀郎的专辑吗?” 那位个子高高的摊主看了她一眼,嗤之以鼻地说道:“刀郎的歌那么俗,那么肉麻,听他干嘛?”当时的我居然觉得老板说得有道理——相比之下,那时刀郎的歌词确实显得通俗直白,甚至有些“土气”。
后来,刀郎遭到同行打压,渐渐销声匿迹。许多曾经红极一时的音乐人,都在大众视野中消失,比如当年火遍大街小巷的阿杜,也多年未曾有新的声音,着实可惜。
这一别,便是十一年。十多年来,几乎没有听到关于刀郎的任何消息。然而,谁能想到,2023年当他再次归来,他能在全球华人圈内掀起轰动。作为一名音乐人,能达到这样的成就,实属难得,可谓百年难遇。
上学时,国语歌手,我觉得周杰伦最厉害。
现在,国语歌手,我觉得刀郎最厉害。
噢,刀郎已经不能简单称之为是歌手了,他是诗人。
刀郎的新专辑《山歌聊斋》中,有多首佳作,歌词极具文学韵味。他借鉴了蒲松龄《聊斋志异》中的语句,并以现代方式加以演绎,使古典文化得以广泛传播。同时,他的作品映射现实,揭露社会弊病,传递普通民众的情感,引发无数人的共鸣。
仔细聆听他的歌曲,再细读歌词,心中油然而生敬仰之情。
刀郎不仅词写得好,歌唱得好,曲谱得更是精妙。他的作品,放眼整个华语乐坛,甚至在历史长河中,都必定占有一席之地。相比时下流行的“口水歌”或“口号歌”,他的作品才真正称得上经典,因此,他被歌迷誉为“人民的艺术家”。
而更令人惊叹的是,刀郎用了二十年时间,为《金刚经》等佛经谱曲并传唱。他对佛教的贡献,可媲美当年的弘一法师(李叔同)。他们,都是大师级别的存在。
或许多年以后,当下流行的音乐和文化终将被人遗忘,但《金刚经》这样的经典,必然会世代流传。而在未来回望这个时代时,人们一定会记得刀郎。
年少时不知杜甫的好,等到四十来岁,才与老杜产出强烈共鸣。
或许这样形容刀郎,也是一样的。
2025.03.08 16:05
上海 虹桥